《叶问》,甄子丹的高峰与香港动作片的回光返照

奇艺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8 01:48 4

摘要:前文提到,当甄子丹凭借2005年的《杀破狼》与2007年的《导火线》里的真功夫红起来的时候,香港电影已经成为了世界电影的一部分,在潮流的方向上,两者是一致的。

前文提到,当甄子丹凭借2005年的《杀破狼》与2007年的《导火线》里的真功夫红起来的时候,香港电影已经成为了世界电影的一部分,在潮流的方向上,两者是一致的。

上映于2000年的《卧虎藏龙》掀起的特效武侠在好莱坞风靡的时间,并没有持久。2002年的《谍影重重》横空出世,让间谍片从崇尚计谋与科技转变为了以干净利落的动作戏为主,硬派动作戏开始走红。紧随其后2006年的《007:皇家赌场》进一步强化了拳拳到肉的动作戏风向。好莱坞的风向变了。

想想看,皮尔斯·布鲁斯南版007还不是一名“打男”,那时候的007故事还在主打风度翩翩及科幻属性,等到了丹尼尔·克雷格版007上线,就彻底抛弃了系列故事的科幻属性,而是强调动作,讲究硬派功夫,讲究拳拳到肉。《黑客帝国》的打戏看起来精彩,但不真实,并没有掀起浪潮。

欧洲方面,吕克·贝松旗下的“欧罗马电影”公司推出的《非常人贩》《暴力街区》,也是主打火爆的动作。

香港,原本是动作片的高地,原本是动作戏弄潮儿。到此时已经被拉平了,不再是引领者,而是成了跟风者。泰国的《拳霸》《冬阴功》系列,就反向给予了香港动作片以极大的震动。再后来印尼推出的《突袭》系列,更是震惊了全世界,到了香港压根无法拍出来的地步。

整体上说,东南亚电影已经崛起了,不再需要对香港电影仰视了,像越南的陈英雄,泰国的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都已经成为了国际性大导演。包括台湾,也诞生了杨德昌、侯孝贤、李安这样的电影大师,反倒是香港真正国际性电影大师则只有王家卫一个。

进入2000年后的香港电影,已经全面落后了。

如果没有甄子丹,香港电影就早早彻底沦落了。

是甄子丹,凭借《叶问》一举晋升为了香港电影,作为香港电影最后一位天王巨星,他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一下香港电影,让香港电影回光返照了一下。

《叶问》,真的就这么厉害吗?

是的,别不信。

此时的香港电影,从演员的角度,“双周一成”外加“功夫皇帝”,基本上全部哑火。

有一个扎心的事实,一个演员火爆的春天,看起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久。

周润发,自1986年的《英雄本色》一炮而红,但是到了1994年的《花旗少林》时他身上的魔力已经消失了。不再是演啥啥火了。

周星驰,自1990年的《赌圣》一下爆火,然后到了1993年的《济公》,就失去了票房号召力,然后1994年的《大话西游》更是赔到姥姥家了。

李连杰,自1991年的《黄飞鸿》开始一飞冲天,也是到了1993年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就卖不动票房了。

只有成龙是一个例外,从1978年的《醉拳》开始,一直火到了1989年的《奇迹》,才有了熄火的迹象,但转身又在1990年代继续票房大卖,直到进入2000年后,才实在卖不动了。红火的周期长达二十年。

包括甄子丹,从2008年的《叶问》到2013年的《特殊身份》,真正爆火的年头也不过五年。

不要提张家辉,他在2009年金像奖凭借《证人》与甄子丹争夺影帝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顺利拿下了小金人,晋升为了影帝。但是在影响力的穿透性上,张家辉的影响力只在香港范围之内,到了大陆就不灵,更别说更广大的市场了。而甄子丹则不,动作片无国界,《叶问》系列的影响是国际性的,甄子丹红到了好莱坞,被请去参与拍摄了《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极限特工3》《疾速追杀4》,而且戏份吃重,这种待遇是张家辉所不曾有的,也是他影响力不及之处。

那么,《叶问》究竟是怎么拍出来的呢?

在《杀破狼》与《导火线》之后,甄子丹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地位,大概类似张家辉后来拥有的地位那样。有了地位,片约便多了起来。

于是,甄子丹于2008年接连出演了程小东执导的《江山美人》与陈嘉上执导的《画皮》,在片中都出演了配角。《江山美人》是传统古装武侠剧,《画皮》是《倩女幽魂》一样的魔幻剧。

至于《江山美人》,是程小东离开徐克后独立执导的作品,事实证明没有徐克的保驾护航,程小东还真是不行。而《画皮》则在当年有相当不错的票房表现,口碑也不错,甚至张靓颖唱的主题曲《画心》都成了经典。

这两部片对于甄子丹的意义,在于他的思变求变。

《千机变》让甄子丹荣获了第23届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第40届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这是甄子丹从业以来首次荣获大奖,让他喜不自胜。紧接着,《杀破狼》再次让甄子丹荣获第25届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导火线》也让他荣获了第27届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第44届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即便是不被大家看好的《龙虎门》,也为他赢得了金像奖与金马奖的最佳动作设计提名。

短短几年内,连番获奖,从最初的激动,到后来的求新与思变,对甄子丹起到了绝大的激励作用。

他觉得自己已经把能够获得的华语电影奖项中最有分量的动作设计奖拿到了手软,作为一名动作导演,他值得了。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过是多拿几个奖罢了。作为武术指导,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但是作为专业演员,是否应该在演技上获得认同呢?

曾经,甄子丹在遇到叶伟信之前,对动作片的理解都是剧情纯粹服务于动作,一直没有做到两方面的平衡。比如《导火线》里许晴饰演的警司,一直替马军背锅,显得很不合理,其实因为原剧本里两人是cp。但甄子丹觉得打得爽最重要,感情线影响片子节奏,直接删光了。

其实,甄子丹的这些想法,是香港动作片的传统,成龙早期电影就经常这样,先有动作,然后围绕动作去编写剧本。像《龙少爷》,就是先决定了要拍摄一部包含抢包山、踢毽子这些传统岭南文化的濒危活动的戏,然后交给黄炳耀、邓景生去匹配故事。发展到后来,是先想好下部电影里要展现什么样的让人惊叹不已的动作,该如何如何呈现,然后才是故事该怎么样围绕着动作来,都是这样的创作思路。

甄子丹早年跟着袁和平混,耳濡目染,也就觉得动作片里的动作最主要,什么演技之类的都是添头,所以他也就没有打磨过自己的演技。

现在不一样了,他开始有了想法。

所以,在《江山美人》里,作为试金石,戏中经过连场的打斗之后,在角色临死之前与陈慧琳的几幕文戏,甄子丹就下了不少苦功,精心打磨。没想到最后这几场文戏被删减掉了,没有放到正片里。

然后到了《画皮》里,陈嘉上鼓励甄子丹搭档尝试文戏,让他饰演的角色负责搞笑功能,类似《倩女幽魂》里的燕赤霞,他再次仔细琢磨演技,即便回到家中,也身穿长衫、功夫鞋,进入忘我境界。最后,《画皮》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甄子丹的角色也得到了认可,这让他感到格外高兴,就像打了一支强心针,开始对自己的演技有所端正。

这个时候,与他同岁的李连杰也在发生蜕变。2006年,李连杰出演了《霍元甲》,荣获金像奖影帝提名。然后,紧接着在2007年,李连杰又出演了《投名状》,而且一举拿下了第27届金像奖影帝。

李连杰的成功,带给了甄子丹极大的刺激,也带来了极大的激励。

原来,动作演员也可以获得影帝!

何况,甄子丹与李连杰同岁,都出生于1963年。李连杰生日是4月26日,甄子丹是7月27日,相差只有3个月而已。

李连杰在出演《霍元甲》时,已宣布这将是他最后一部动作片,以后再也不演了。

想想看他都要归隐了,自己居然连动作演员也需要演技都没有搞明白,甄子丹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这时候,黄百鸣来找他了。

原本,黄百鸣与甄子丹签了三部电影合约。《龙虎门》与《导火线》已经拍完了,该履行第三部了。

拍什么好呢?

因为《龙虎门》与《导火线》分别尝试了漫画动作和MMA(综合格斗),第三部便想换个动作风格,甄子丹提议拍《卫斯理》,完科幻动作。但是,黄百鸣受当时《功夫熊猫》的启发还是决心拍功夫片。

恰好,这时王家卫的叶问版权五年到期,立马被黄百鸣买入。于是,黄百鸣便给正在拍《江山美人》的甄子丹打电话让他准备学习咏春拳。

起初,甄子丹还有些抵触,怕自己又演成陈真(故事背景相近,都有道场动作戏),但他还是被黄百鸣说服了。

与叶伟信沟通的时候,谈到了该如何平衡动作与演技的问题。叶伟信想了想,说:“你已经证明了自己是好好的动作导演,不如今次专心做叶问吧!”

这番话正中甄子丹下怀。

《叶问》,也成为了叶伟信与甄子丹合作以来第一次不让甄子丹兼任动作指导的影片。

甄子丹开始投入训练,苦学咏春拳。为了展现叶问瘦弱的身材,他在节食之外花了很大功夫准备文戏,戒掉的烟也重新吸了起来。

据甄子丹在多次访谈中所述,他最初在1997年左右曾收到过刘镇伟递来的《叶问传》剧本,邀请他出演叶问,而周星驰则饰演李小龙。刘镇伟甚至向他支付了定金。这个构想由刘镇伟与周星驰两位电影大咖共同打造,充满了颠覆性和喜剧元素。然而,它仅仅停留在口头阶段,并未真正付诸实践,随后便被束之高阁。

没想到,兜兜转转十几年后又碰到“叶问”,好似一种命中注定。

因此,在角色的投入度上,《叶问》是让甄子丹在表演上真正“开窍”的作品。

说到黄百鸣购买版权,与王家卫发生的冲突。也是一件值得一说的事。

那是1996年,王家卫在阿根廷拍摄《春光乍泄》时,他在火车站的报摊上看到很多杂志,其中有两本杂志的封面引起了王家卫注意,一本印着毛伟人,另一本则是李小龙。

李小龙一生只主演了四部半电影,去世二十多年后在全世界仍然极具影响力,这让王家卫好奇无比,于是萌生了拍一部李小龙故事电影的想法。

但李小龙的故事很多电影已经拍过,王家卫就在想李小龙的师父应该是怎么样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培养出这样一个人物。

后来,王家卫回到香港,看到一段叶问去世前三天拍下的影片,是李小龙委托师父叶问拍的,看完后王家卫感悟到其中武术的传承,就决定要把叶问拍成电影。

在2000年前后王家卫拍摄《花样年华》的同时,已构思出拍摄《叶问传》的初步想法。

2001年,王家卫着手注册了《一代宗师:叶问传》的剧本,并买下了版权。

到了2002年,《一代宗师:叶问传》举行了记者发布会,正式揭晓了影片名称并宣布了主演阵容。在发布会上,梁朝伟与王家卫一同向咏春门赠送了“一代宗师”的牌匾,该牌匾至今仍悬挂在叶问佛山纪念馆内。

随后,梁朝伟拜入叶问之子叶准的门下,开始了咏春拳的习练之旅,并明确表示将饰演叶问的一生。

然而,王家卫的导演风格以精细著称,他常以“慢工出细品”为准则,一部电影的准备周期往往需要数年时间。

由于一时没有完全想好究竟该怎么拍,再加上自己手上的项目也不是只有《一代宗师:叶问传》这一个。于是,在2003年至2007年期间,王家卫导演先行拍摄了《2046》《爱神》和《蓝莓之夜》。《一代宗师:叶问传》的拍摄暂时搁浅。

到了2007年11月,梁朝伟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将在完成吴宇森导演的《赤壁》后,立即投身于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叶问传》的拍摄。他坦言:“再老些就不能演绎叶问这个角色了,所以这部电影的拍摄刻不容缓。”

可是,到了2007年王家卫购买的叶问故事的版权保护期也到期了。由于王家卫已经注册过剧本,所以再进行拍摄是不违法的。当年乐视版出品的电影版《何以笙箫默》与光线出品的剧版《何以笙箫默》,一度也发生过版权冲突,根源与王家卫与黄百鸣之间的纠纷如出一辙。

首先,是乐视买下了《何以笙箫默》三年版权期,但一直没有开发。直到即将过期,乐视才匆忙申请并拿到拍摄许可证。而小说作者顾漫并无和乐视继续合作的意愿,于是在原协议约定的版权到期后将小说电影版权卖给了光线。而失去了现有版权的乐视借着“电影摄制许可证”的名义继续投拍电影,而小说的现有电影版权所有者光线仗着手中货真价实的版权也不让步,造成了僵局。

这种情况下,乐视其实没有违法,因为它的拍摄许可证的获得是版权期内的,而有证了就可以合法拍摄,有理有据。最后,光线只好放弃拍摄影版,只推出了剧版。实际上,光线要想拍,也是可以的,也是合理合法,只要它不怕与黄晓明的影版进行竞争就行。

黄百鸣拿到版权之后,迅速启动,2007年底就聚集了甄子丹、洪金宝、叶伟信等主创人员在叶问纪念馆前合影。该纪念馆正是王家卫当年赠送的“一代宗师”牌匾所在地,这一举动无疑给王家卫的拍摄计划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2008年5月,由黄百鸣、叶伟信和甄子丹共同主导的电影项目被正式命名为《一代宗师:叶问》。

《一代宗师:叶问传》VS《一代宗师:叶问》,你能分清它们的区别吗?

王家卫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指责黄百鸣抄袭其构思。

“良性竞争是好,拍同一个题材手法不同,效果也不同,但如果连戏名都一样,这种行为好卑劣!不过我相信叶伟信是个很优秀的导演,不会出此下策,而拍这部电影的老板黄百鸣身为前辈同影协一分子,容许有这种行为发生,实在是香港电影界遗憾。”

王家卫有理由嘲讽黄百鸣,毕竟2002年的新闻发布会历历在目,有迹可查。

面对群嘲,黄百鸣最终将项目名称由《一代宗师:叶问》改为了《叶问》。

2008年,在这个“奥运之年”,华夏之内集体民族意识高涨的年份,《叶问》正式上映。

接下来大家都看到了,《叶问》位居当年香港电影票房榜第二位,仅次于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力压吴宇森的《赤壁》,刘德华的《三国之见龙卸甲》,陈木胜的《保持通话》,陈嘉上的《画皮》,张家辉的《证人》等片,大获丰收。

甄子丹也如愿以偿,收获了第28届香港金像奖影帝提名。尽管最后输给了《证人》里的张家辉。但甄子丹还是收获了第16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境外华裔男演员奖,两个影帝的份量稍小一点,但也是货真价实的影帝。甄子丹喜上眉梢,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对于《叶问》的影响力,可以从几件事中可见一斑。

在《叶问》上映之前,黄百鸣只是很鸡贼地蹭了王家卫的热度。但当时的叶伟信、甄子丹的名气并不足以必然转化为票房。当时的甄子丹,和成龙、李连杰他们的票房号召力相差甚远,叶伟信也只是个拍低成本文艺片而小有名气的导演。

两人合作过的《杀破狼》《导火线》在香港票房也不过千万,所以上映前也并没有很多人都不看好《叶问》。

在影片的宣传上,甄子丹与叶伟信并不是可以大肆宣传的点,叶问也不是,唯一可宣传的点就是“李小龙的师父”这个点。于是,《叶问》的海报上特地打出“武打巨星李小龙的授业恩师”,英文海报更为明显,“Bruce Lee”直接放在正中间,生怕卖点不够。

但是,在《叶问》上映之后,一切都变了。

广州咏春拳的掌门人冯锐坚,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去天津武术比赛时连他打的拳是什么都不知道,直至《叶问》电影上了之后,无论南方北方,很多人都认识了咏春拳。

甄子丹与叶问,一跃成为全香港最炙手可热的电影人。

甚至,片中饰演配角的林家栋、樊少皇,也因为双双获得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名,也火了起来。尤其是樊少皇,更是让他凭借本片的影响,成功晋升为国内网大界的顶流,与安志杰、谢苗并称为网大三王。

甄子丹,彻底红了。

自1984年的《笑太极》出道以来,蹉跎了24年,终于火了。太不容易了。

一个人的火,必须要带动一股潮流,拥有一个顶级的系列。甄子丹,拥有了《叶问》系列,一口气拍了四部,即将推出第五部。他成功带起来了一波香港武侠动作片的潮流。

可惜的是,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成龙、李连杰,也没有新人顶上,所以跟风潮并没有跟得很好。除了甄子丹之外,即便想要跟风,也已经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香港的没落与可怜,可见一斑。

那么,剩下来唯一可做的事,就是尽力去挖掘甄子丹的潜力,将他的价值剥削干净,就成了这股潮流最大的风向。

于是,《十月围城》《锦衣卫》《叶问2》《精武风云·陈真》《最强囍事》《关云长》《武侠》《八星抱喜》《在一起》《特殊身份》《金鸡SSS》《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冰封重生之门》《一个人的武林》《叶问2》《卧虎藏龙2:青冥宝剑》......各种电影,适合他的不适合他的,全都轮番上映。

而甄子丹,居然全接了。

问题是,除了《叶问》及《十月围城》能够让他去琢磨一下演技,剩下的,哪里还有什么演技可言呢?全都成了恰快钱的行货。

那段时间,他的确是火了,但是也膨胀了。以至于,到了《特殊身份》时,与赵文卓闹得不可开交,并且引发了娱乐圈的大站队。结果是两败俱伤。在那之后,甄子丹在大陆的好人缘也就耗光了。

至于王家卫那边的《一代宗师:叶问传》,在甄子丹版《叶问》的倒逼之下,只能改名为《一代宗师》,而且故事也不再是讲叶问的一生,而且加入了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变成民国期间北派功夫与南派功夫如何河流,一起遁入香港的经历。影片甚至被誉为是《宫二传》,梁朝伟饰演的叶问在片中的重要性大大减弱,表现力度也不够好,被章子怡全面压制。

香港电影第一人王家卫居然被商业导演叶伟信压了一头,也是从未有过的事。由此可见,《叶问》的影响力不是盖的。

顺便聊一下甄子丹为啥一直不火,以及他的演技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的残酷的事实,演艺圈是看脸的。

长得不够帅的人,能火吗?

当然能。但是很难长久,典型如黄渤,有那么几年确实是太火了,晋升我内地演艺圈第一人,但是他抛弃了自己小人物的戏路,去演爱情片,去演都市白领,违和感随之而来,这股热火劲也就没能持久。

周星驰为什么能够火那么久?

就是因为他帅!当然,是喜剧圈里的帅,是他的赛道里最帅的。

早年,周星驰也非常清楚自己不如梁朝伟帅,不如刘德华有型,只能去改变的戏路,于是他选中了喜剧这条赛道。然后,他走对了。与葛民辉、张家辉、郑中基、吴孟达、陈百祥等喜剧演员比起来,周星驰当然是帅的。

还有沈腾,现在看沈腾的身材与面孔,似乎不会觉得他是帅哥,但是看他年轻时的照片,会发现他还是非常有型的,够帅气。有好的底子,即便是后来胖了,脸的轮廓还是在的。他的火,他的一直火,不是没道理的。

“开心麻花”以为沈腾的成功可以复制,然后再去推艾伦、常远、魏翔、黄才伦等人,结果就是推不火。为啥?就是不够帅呗。

还有吴京,年轻时长了一副典型的娃娃脸,还有一些婴儿肥,一看就是标准的配角脸,演男二,就像演李寻欢身边的阿飞,就完全没有问题。真要挑大梁,对不起,观众接受不了。

直到《战狼2》与《流浪地球》的时候,中年的吴京褪去了婴儿肥,开始展现出了型男的本色,谈不上帅,但非常有型,与他饰演的硬汉形象非常匹配,于是他才火了起来。

回到甄子丹的身上,他与吴京的火几乎是一样的。

早年的甄子丹,一脸的凶相,眉宇之间透着一股阴鸷,原本就不够帅,这样的气质使得他毫无亲和力,袁八爷硬捧一直捧不火,根本原因就在这里,没有观众缘是他的原罪。

有没有观众缘,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玄学问题。梁朝伟尽管不能扛票房,但他的观众缘就是好,从出道以来就一直火,谁也拿他没有办法。

早年的甄子丹就不适合演主角,更不适合演喜剧,可是袁和平偏偏让他去担当主角,还让他走动作喜剧的路线,能火才怪。

演电视剧稍微好一点,因为看电视时不需要现时掏腰包,而且是在自己家沙发上躺着舒舒服服地看,观众相对不挑剔,演技与长相啥的还可以糊弄一下,只要剧情可以,场面也可以,就足够了。所以吴京的《太极宗师》,甄子丹的《精武门》,都能火。

但是小屏幕与大荧幕是完全不同的市场,到了电影领域,那么大的屏幕,演技是被放大了的,观众坐在黑暗中,花了钱才能进场,看电影多少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艺术鉴赏行为,表现的不好,会被放大的,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来不得半点容与。

充满戾气的甄子丹倒是更适合演反派,或者演灰暗系的角色也合适,所以当他出演《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新龙门客栈》,在其中饰演反派,那气质简直是浑然天成,尽管那时候的他没什么演技,但是那种由内而外的气质就足以把角色演好了。

这也是他早期最著名,也是演得最好的两个角色,甚至《男儿当自强》还为他赢得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等到了《杀破狼》与《导火线》的时候,甄子丹饰演的角色依旧是偏向于阴鸷,尽管是警察,但是浑身散发的气质是混不吝的,那种遵循道德去办案的手段,使得他演的警察有别于常态的警察,充满了邪乎劲。就像《坏中尉》里的尼古拉斯·凯奇与《犯罪都市》里的马东锡那样,是邪典的警察,气质上与甄子丹很匹配,因而火起来也是正当的。

等到了《叶问》,甄子丹已经45岁了,彻底进入了中年人阶段,他的面容终于变得柔和了,加上他琢磨演技,努力呈现叶问身上的亲和力,那种不靠武力靠精神气质去战胜对手的劲儿,还有他的父性,都使得这个角色充满了男人的魅力,甄子丹也卸去了眼睛里的戾气。所以,他火了,面容有了火起来的理由了。

但论动作戏,《叶问》并不如《杀破狼》《导火线》强,这两部片的动作戏是甄子丹全力展现自己武术哲学的具象化,将他追求的武术要抛弃门派之间,格斗要随机应变,一切以击倒对方为主。而《叶问》的动作需要突出展现咏春拳,这与甄子丹追求的抛弃门派的理论是相悖的,是在开倒车。但是他接受了,因为他想靠的不是动作戏,而是想要演出叶问的人格魅力,想要最大程度来呈现演技。

他,成功了。

但是,毕竟基础薄弱,不是想演啥就能演啥的。像吴京,就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演硬汉,别的都不接,其他类型顶多是客串一下。甄子丹就摆不清自己的定位,以为自己一火,然后啥都能接,然后就去接了。这样的结果,是快速透支了自己。

所以,他没能走得太远。

到了后面,就只能靠《叶问》系列来硬撑人气了。所以,原本没有《叶问4》,最后还是硬拍了。再然后,居然还要拍《叶问5》,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甄子丹已经过气了,非此不可了。

至于香港武侠动作片,还有希望吗?

看似毫无希望了。但是,居然还能有《九龙城寨》意外冒出来,也算是意外之外的惊喜了。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