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良、罗维、洪金宝的悲剧,香港动作片的离场

奇艺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30 13:24 5

摘要:上文聊到了三毛哥洪金宝与大鼻成龙的先后失陷,香港传统动作片的局势彻底沦陷。以徐克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快速崛起,更是加速了这对师兄弟的悲壮感。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上文聊到了三毛哥洪金宝与大鼻成龙的先后失陷,香港传统动作片的局势彻底沦陷。以徐克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快速崛起,更是加速了这对师兄弟的悲壮感。

尽管事实已发生,但大家却没感觉到他们的离场。

是的,他们还在不断推出新作品。但是,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那么,在元家师兄弟之外,久未登场的刘家良师傅怎么样了?

他在被“邵氏”坑了一把之后,和娇妻翁静晶安稳地过了几年日子,随后被“新艺城”捞了出来。

“新艺城”为了捞刘师傅动用了不少能量,也为这种“捞人”行动积累了经验。

之后,因为拍摄李翰祥电影而被台湾市场封杀的梁家辉,也是“新艺城”捞出来的。

刘家良在“新艺城”拍摄了《老虎出更》,由周润发、利智、李元霸主演。就是周润发一口气喝十几个生鸡蛋的那部。

大家印象应该很深刻吧。现在回头看,其实刘家良也不是那么守旧,拍起时装动作片还是信手拈来的。

随后,因为“新艺城”的分裂,麦嘉手里实在无兵可用。而此时黄百鸣在贺岁档搞出来多部叫好叫座的喜剧片,给了麦嘉很大的压力,于是麦嘉再次掏出了新艺城的看家王牌《最佳拍档》,交给了刘家良师傅。开拍《新最佳搭档》,卡司不仅包括了许冠杰与麦嘉这对“老最佳拍档”,还组建了张国荣与利智这对“新最佳拍档”,大有将新系列一直拍下去的气势。

结果,刘师傅老毛病又犯了,让这部以高科技和西洋帅气成名的知名IP强行结合上传统中国功夫。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预料中的然后也没有然后了。

在1989年同一年,三毛哥在他的“宝祥影业”,开了一部《群龙戏凤》,这是三毛哥最满意的作品。文艺与武戏结合的相得益彰,非常成熟。同时,他也是我们这种功夫片影迷心中的神作,因为片中,有一场刘家良与洪金宝的打戏,诠释了什么叫“拳怕少壮,棍怕老郎”。整个香港电影历史上这种事都不常见,下一次那可就是《醉拳2》里成龙和刘家良的铁路大战了。

强烈建议观看!

然后,这部电影,也赔了。

事实上,自从三毛哥离开“嘉禾”之后,可以说电影赚少赔多。

一个悖论发生了,这些三毛哥出品的电影,它们的质量都很上乘,这部《群龙戏凤》就不说了,我们之前聊过的那部电影,罗维生前准备东山再起的那部《一刀倾城》,世界名著级别的吧。大家童年的欢乐回忆吧。那质量拿个电影奖都不为过吧。(具体评论看这里:左派电影《一刀倾城》害死了罗维,但它是洪金宝导演最佳影片

结果可以说赔光了罗维的棺材本。负债按千万算,据说罗维因此心灰意冷,差点没自杀。

当时的报道是这么写的:

因为小道流言,罗维在今年年初信任洪金宝找他指导了一部动作片,名为《一刀倾城》,起用“豪哥”狄龙当男主角,并且到中国北京以及长城内外十三陵一带拍摄外景,那知道《一刀倾城》拍好推出放映,票房不如理想,害得罗维亏蚀港元1200多万(240万新元)。

这笔损失对邵逸夫、邹文怀这些影坛大亨而言,自然是犹如九牛拔一毛,但是就罗维目前环境而言,可当真的要了命。因为这笔拍片成本是罗胖子用高利贷方式弄来的,一旦血本无归,在情在理,身为导演的洪金宝难辞其咎。

所以记者向三毛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洪金宝的神色变的十分沉重,简单说道:“这部片之所以不卖座,在我个人来说,那是非战之罪”。

三毛哥的这个表态我们现在看当然没问题。这部《一刀倾城》很神奇,本来应该是我们在写到三毛哥离开“嘉禾”后才登场的大制作。但因为早期罗维刚出场的时候就被粉丝在评论区催更,导致提前登场,彻底打乱了我的节奏。

你们翻看当时的评论区,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口碑超级好,在粉丝心目中绝对是传世经典级别的。现在视频网站上到处都是这部电影的切片,名字大概都是,“香港老电影的台词现在是无论如何都写不出来了”之类的。

所以,还是陷入了那个怪圈,电影质量没问题,甚至超级高,但为什么就是卖不上价?

三毛哥当时的表态:“非战之罪”,我想本号的读者应该是能够理解的吧。

在我们看来,那确实是“非战之罪”。

但在当时,这个表态可把娱乐记者们惊诧的下巴都掉了。这是妥妥的逃避责任嘛,洪胖子你居然敢如此?

于是,各种口诛笔伐向三毛哥涌来。

很快就有记者扒出,说罗维把自己在香港和台北买的房子都抵押给了银行,而且还找台湾本地帮派借了一笔“贵利”。蚀本之后,罗维心灰意冷地跑到尖沙咀租了一间酒店房间,准备好了足以致命的安眠药,打算服毒自杀。临死前,他还是想找一个能够“托妻”的人,于是打电话给徒弟陈勋奇:勋奇啊,我打算离开这个世界。我罗某人已届七十之年,了无牵挂,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太太许丽华,请你今后好好照顾她吧。

你们说,这报道要是真的,你让陈勋奇等罗维旧部怎么受得了?

不过话说回来,罗维都要死了,最后想安排的还是许丽华,可想而知罗大卫和刘亮华伤他有多深。

所以当时的记者集火攻击,就是人之常情了。

亏了大本的还不止罗维。还有一位苦主,亏的更多。

他就是香港电影的掘墓人,“宝祥公司”的苦主,王应祥。

有人说,他和三毛哥一起开的“宝祥公司”可能是香港电影公司史上亏得最惨的电影公司之一。

这个说法我不太赞同。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正是因为王应祥老板的巨亏。才导致了香港电影的死亡。

是整个香港电影,而不仅仅是动作片。是整个香港电影。整个香港电影。

但这个和三毛哥关系不大,只能说王老板运气是真背。

主要责任在周星驰。

这话不是我说的,王晶爆的料。

我们在“赌片专栏”里曾经详细的说过这件事,这里就简单提一下就好。

整件事的起因,还是“新艺城”的老板之一黄百鸣的一次冒险。

他开价800W片酬找周星驰来演《家有喜事》,而此时周星驰的片酬大概300W上下,这个溢价高得有点可怕了。

于是又出现了蝴蝶效应。黄百鸣赌对了,赚了钱。但后面接盘的人能不能赚钱呢?

结果似乎是注定的。

王应祥老板花了3000W买断了杜琪峰导演、周星驰主演的那部《济公》,结果票房惨败,票房只卖出1000W多一点,连一半成本都没收回来,更别提亏出去的宣发了。

于是王老板不干了,他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于是集合了整个台湾片商抵制香港电影,开了个1750W的上限价格。

也就是说,不管香港电影的制作成本是多少,以后台湾片商拿片最多出1750W。

现在知道周星驰一部电影收800W的分量了吧。

然后,再看看成龙《飞鹰计划》的成本。你想,你细想。

香港片商肯定不干啊!他们赌定台湾没有制片能力,院线离开了香港就没片可上,于是就这么僵着,等待台湾院线放空。

结果是两败俱伤,台湾院线游说了台湾“行政院”相关部门,最终给西片开了口子。

于是,斯皮尔逼格的《侏罗纪公园》杀进了华语片市场。。。。。。

降维打击。

香港电影死于1993!

接下来,就是苟延残喘的时刻了。

1996年,为了给罗维赚点养老钱,弥补《一刀倾城》的巨额亏损,三毛哥拿出了自己最大的底牌《五福星》系列,最终拍出了《运财五福星》,出品人许丽华,监制曾志伟,导演陈勋奇。明星阵容超级强大,看看电影海报就知道,都动用扑克牌了,可见参演大腕之多。

又是三毛哥的一次人脉展示。

结果,票房才收了200多万。而且本片上映时罗维已经去世。只能说一声叹息。

这一部电影的失败,也标志着“五福星”这个大IP正式消亡。

据说罗维死前的生活,是靠成龙作为“嘉禾”的董事,动用职权让“嘉禾”买下了罗维公司的20多部电影版权,给了千万港币,才让罗维、许丽华夫妇能过日子。

此时,香港电影市场已经接近崩溃,因为失去了台湾市场,香港电影人开始病急乱投医,被迫开展了国际化,于是在那个年代,我们看到了《B计划》《东京攻略》这样的“国际化”港片。

其中《东京攻略》值得一说。

三毛哥的失败,也就是传统功夫动作片的失败,都可以体现在这部电影里。

那就是在偶像派崛起,并且占领了整个电影市场以后,传统的功夫高手,不管你是一代宗师还是龙虎武师,都只能变成偶像派的附庸,给他们搭戏而已。

典型的例子就是刘家良师傅被“新艺城”捞出来之后,参演了麦嘉导演的喜剧大作《横财三千万》,在片中被林青霞追着打,完全没当他是一代宗师。

当然那场戏效果很好。

这是1987年,之后林青霞在徐克那边变成了江湖绝顶高手东方不败。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趋势。

石天都能做当家小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都能拍动作片了。

那,我们还要真功夫,做什么呢?

你看看现在的2025年,现实难道不是这样么?

在那个修罗场中,唯一杀出血路的,只有成龙一个而已。

来源:邑人电影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