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澳门电影学术放映计划。 以现在的角度看,有些许制作上的不足之处,但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对少林文化和中国武术极为重要的宣传。 现场的老师们聊了聊电影分级制度,受益匪浅。内地武侠电影开山之作,演员们都是有真功夫的,懵懂的觉远和青涩的牧羊女,《牧羊曲》传唱至今
1、《少林寺》
澳门电影学术放映计划。 以现在的角度看,有些许制作上的不足之处,但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对少林文化和中国武术极为重要的宣传。 现场的老师们聊了聊电影分级制度,受益匪浅。内地武侠电影开山之作,演员们都是有真功夫的,懵懂的觉远和青涩的牧羊女,《牧羊曲》传唱至今。
2、《武当》
电影被混乱的剪辑和分散的镜头给耽误了,很好的故事线被弄成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坏人的原动力和莫名其妙的日本武士都很生硬。当年还是很火的,小人书也出版过,但是现在再看动作戏很多都很生硬,提前摆好动作等着对手打过来再应声倒地。女主很漂亮,身手不错,可惜没拍几部。
3、《自古英雄出少年》
记得小时候也看过这片子,小屁孩怕大老婆,电影比我年纪还大,有些镜头还是有印象,以前资源稀缺觉得都好看。少年武侠片,二毛的发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二毛,五个大内高手耐力爆表但实力忽高忽低。新少林五祖的故事大纲和人设与本片很像。可惜我小时候没看过,要不然肯定非常喜欢。
4、《武林志》
虽然可以在共御外侮的压力下团结一致,也存在着不打不相识的惺惺相惜,甚至最后挡了一刀舍身成仁,但是似乎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更像几千年来的民族性。武术的打斗风格与当前的特点不相同,与80年代香港的动作风格相似;剧情上与霍元甲大战俄国大力士雷同。只有武术学习的部分比较扎实,价值较高。
5、《少林小子》
作为《少林寺》的"精神续作",《少林小子》并未延续前作沉重的家国仇恨主题,而是转向更加轻松的合家欢风格。影片叙事以天龙、地龙收养孤儿对抗江湖阴谋为主线,巧妙融合武侠、喜剧与亲情元素。这部说实话有点烂片了,但是却能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家人一起看这部片的场景,就足够了。虽然没有少林寺名气大,但原班人马主演的本片还是以轻松诙谐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一部少林电影。很有趣啊只是题材不太喜欢。天价彩礼和重男轻女打pk。
6、《南拳王》
打斗戏很不错,剧情漏洞挺多的。邱建国饰演的林海音及张根发饰演的反派哈尔蚩均是身手敏捷的功夫高手,他们两人的对打戏很有看头。 张根发前辈1989年就移民法国了,他要是一直在国内发展的话,在国内影坛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好功夫的人就是掌握了好的技能,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有时也可以声张正义。
7、《木棉袈裟》
优秀的武术片。开篇的万马奔腾很有气势,大实拍就是好看。方丈被焚那段太厉害了,非常好奇是怎么拍的。徐小明当年在大陆拍的几部动作片都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于荣光的处女作,反派演得帅气也是他的标签吧,少林寺实景拍摄当年是家常便饭,现在不可能了。
8、《少林俗家弟子》
印象有模糊了,只记得必杀技是铁裆功,还有主题曲好像是徐小明唱的。这位华山在邵氏还算是小有名气。乘着《少林寺》东风和功夫热炒拍出来的功夫片,很熟悉的正邪套路和复仇剧情,喜剧元素并不好笑,动作还算有可看性,不是定格类动作而且有动态和武学美感,但也仅限于动作戏了。
9、《南北少林》
原来福建还有少林寺,少林寺出来的还敌不过官兵,有点假,一个打100个也正常吧,还要那么多人打那么久。开始和《少林寺》太像了,还以为看的是同一个,南少林突然出现莫名其妙的。延续了以往武打戏的风格特点,剧情单一主要以武打动作为主来展开剧情,总体来说还是值得花上时间来观看的。
10、《无敌鸳鸯腿》
小时候看过,恶霸boss黑沙掌,杀了男主还是女主的父亲,父亲临死前说只有鸳鸯腿能打败铁砂掌,然后主人公通过一系列的艰辛,最终学会鸳鸯腿为父报仇。要不是刚看到一个视频号提起这部,我真的不会从记忆深处把这个调出来!瞬间让我想起来了几个镜头!
80年代一票难求的十大华语动作片,全看过的就暴露年龄了!
来源:小爆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