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成本动作片”是对《卡斯特罗》(Castro)简短而精准的评价。不同于我们习惯上理解的警匪、犯罪类型的打斗与特技,这部作品更像是融合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巴斯特·基顿的手法——影片的主人公们从头至尾地不停奔跑。
“低成本动作片”是对《卡斯特罗》(Castro)简短而精准的评价。不同于我们习惯上理解的警匪、犯罪类型的打斗与特技,这部作品更像是融合了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和巴斯特·基顿的手法——影片的主人公们从头至尾地不停奔跑。
《卡斯特罗》Castro 剧情介绍
从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三男一女组成的神秘团伙就开始疯狂追逐这个叫卡斯特罗的男人。他们是谁?为什么对卡斯特罗围追堵截?带着这些疑问,观众旋即跟随快速移动的镜头,毫无铺垫地成为“神秘团伙”的追随者。这是导演阿列霍·莫吉兰斯基(Alejo Moguilansky)目的之一,“我想拍摄一部作品,其过程并不是漫长而费力的等待,而是一场狂热而疯狂的竞赛,要全身心投入追求目标。”伴随着演员的奔跑、交锋、跌倒带来的一切人身危险,他用主角的身体表达这种渴望。
《卡斯特罗》Castro 剧照
他邀请编舞家Luciana Acuña和音乐家Ulises Conti,来协调设计演员们的动作、影片核心的赛车顺序,尝试让当代舞蹈与物理世界进行某种对话。演员何时跌倒、何时彼此碰撞、何时在地板上发出声响,都经过演员、编舞、音乐导演的激烈碰撞和精心设计。莫吉兰斯基在采访中表示:《卡斯特罗》是一部速度和纯粹动机性的电影,就像一部关于梦游者跑步的电影。当四名跟踪者为了掩人耳目,在卡斯特罗身后多次传递雨伞,这种舞台化的编排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道,颇有美国无声电影时期的动作喜剧的呈现,让影片更加荒诞,富有有黑色幽默的意味。
《卡斯特罗》Castro 剧照
影片最终呈现为一场结构性的电影游戏,但结构性的呈现方式与情节之间并非是分离自治,而是互相反馈。在拍摄之前制作团队事先考虑了剧本故事、场景和编舞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得拍摄像是街头舞台剧式的纪录。整个项目的策划和执行充满技巧和幽默感。只有虚假的情节提醒着观众这是一部剧情片。
《卡斯特罗》Castro 剧照
滑稽故事的背后是一个男人的悲惨故事,这部影片改编自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的小说《莫菲》(Murphy)。莫吉兰斯基抓住了贝克特的精髓,以同一形象中产生荒诞与悲剧的能力。在整部电影中,主人公卡斯特罗是一个逃离者,他逃离追逐他的神秘团队,也逃离现实。卡斯特罗宣称“谋生等于错过生命”,这是一种近乎本体论逃离,在他身后追逐的一席列人物都在不断催化着他的逃离,直至最后一次。而在影片最初吸引观众的问题“为什么追逐?”则变得无关紧要。本质上,这是一出存在主义悲剧,是掩盖在超现实的荒诞和无声电影喜剧特征下的一个向往某种逃生的现代人的忧郁肖像。
在阿根廷国内受到极大肯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BAIFCI)中获得最佳阿根廷影片和最佳摄影两个奖项。
来源:电影生评